昆明市工資支付條例
(2018年12月28日昆明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
2019年5月16日云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 十次會議批準)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工資支付一般制度
第三章 工資支付特殊規(guī)定
第四章 監(jiān)督檢查
第五章 爭議處理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guī)范工資支付行為,維護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促進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guī),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qū)域內的
企業(yè)、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以及合伙組織、基金會等(以下統(tǒng)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條例。
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條例執(zhí)行。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工資,是指用人單位根據勞動關系,
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第四條 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工資支付工作的組織、協(xié)調,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市、縣(市、區(q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工資支付監(jiān)督管理工作。
市、縣(市、區(qū))住房城鄉(xiāng)建設、交通運輸、水務等部門按照職責,履行行業(yè)監(jiān)管責任,負責本行業(yè)建設工程項目工資支付監(jiān)督管理工作。
市、縣(市、區(qū))發(fā)展改革、財政、公安、市場監(jiān)管、文化旅游、稅務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xié)助做好工資支付監(jiān)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各級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遵守本條例的情況依法進行監(jiān)督。
第二章 工資支付一般制度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健全工資支付制度。
用人單位符合集體協(xié)商制度要求的,應當與本單位工會通過集體協(xié)商方式簽訂集體合同。
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工資支付的內容。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支付標準不得低于本單位集體合同的約定。
第七條 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資支付內容應當包括:
(一)支付項目;
(二)支付標準;
(三)支付形式;
(四)支付周期和日期;
(五)延長工作時間工資支付計算基數;
(六)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標準;
(七)其他工資支付內容。
第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發(fā)放勞動者工資,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且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第九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支付,不得以實物、有價證券等其他形式替代貨幣支付。
第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資。工資發(fā)放日如遇節(jié)假日或者休息日,應當提前支付。
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工資支付周期可以按照周、日、小時支付。
實行計件工資制或者以完成一定任務計發(fā)工資的,可以按照計件或者完成工作任務情況約定支付周期,但支付周期超過一個月的,應當按照約定每月支付工資。
實行年薪制或者按照考核周期支付工資的,應當按照約定每月支付工資,年終或者考核周期屆滿時應當結算并付清工資。
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應當將工資直接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以書面委托他人代領。
用人單位通過銀行發(fā)放工資的,應當按時將工資劃入勞動者本人賬戶。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支付工資應當實行實名登記制度,準確統(tǒng)計勞動者工資支付數據,并編制工資支付表。其內容應當包括支付單位、支付時間、支付對象、工作時間、加班工資、應發(fā)金額、扣除項目及金額、實發(fā)金額等記錄,并按規(guī)定保存?zhèn)洳椤?br />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提供其個人工資清單,勞動者可以查詢本人工資。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或者解除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付清勞動者工資。
第十四條 用人單位確因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受到影響,暫時無法按時支付工資的,經與本單位工會或者勞動者代表協(xié)商一致,可以延期在30日內支付勞動者工資,并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根據實際需要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支付工資報酬。
第十六條 在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從勞動者工資中代扣或者代繳:
(一)應當由勞動者個人繳納的稅款;
(二)應當由勞動者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三)協(xié)助人民法院執(zhí)行判決、裁定由勞動者負擔的撫養(yǎng)費、贍養(yǎng)費等費用;
(四)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費用。
第十七條 工程建設領域實行用工實名管理制度。施工單位應當建立勞動者身份信息、勞動考勤、工資結算等用工管理臺賬。用工管理臺賬的保存期限為自工程竣工且工資全部結清之日起二年。
施工單位應當依托信息技術加強對勞動用工和工資發(fā)放的監(jiān)督管理。
第十八條 工程建設領域勞動者工資支付實行專戶管理制度。工資專用賬戶由施工單位在工程建設項目所在地銀行開設,委托銀行進行監(jiān)管。工資專用資金只能用于支付工資,不得挪作他用。
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應當明確約定工程款中的人工費比例和支付期限,并將人工費足額撥付到工資支付專用賬戶。
工資支付專用賬戶內資金少于應發(fā)勞動者工資總額的,開戶單位應當按時補足。工程竣工且工資全部結清后,工資支付專用賬戶方可注銷。
第十九條 工程建設領域實行工資保證金制度。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guī)定繳存工資保證金。
工資保證金可以采取履約信用保證保險、擔保保函等方式繳納,具體實施辦法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制定。
第二十條 工程建設領域招用勞動者的企業(yè)為支付勞動者工資的直接責任主體,不得以工程款未到位等為由克扣或者拖欠勞動者工資。
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未按照合同約定及時劃撥工程款致使分包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的,由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以未結清的工程款為限,先行墊付勞動者工資,墊付部分可以抵扣工程款。
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將工程違法發(fā)包、轉包或者違法分包發(fā)生工資拖欠的,由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墊付勞動者工資。
企業(yè)允許他人掛靠或者以本企業(yè)名義承攬工程發(fā)生工資拖欠的,由企業(yè)承擔工資清償責任。
第二十一條 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將工程或者經營權發(fā)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出現拖欠或者克扣勞動者工資的,由建設單位或者施工單位承擔工資清償責任,先支付勞動者工資再依法向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追償。
第二十二條 工程建設領域用人單位應當將用工實名制管理、工資支付工作情況向本單位工會通報并備案相關資料,工會應當適時對本單位用工實名制管理、工資支付工作情況進行監(jiān)督。
第三章 工資支付特殊規(guī)定 第二十三條 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如下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視同其提供了正常勞動而支付工資:
(一)依法行使選舉權或者被選舉權;
(二)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依法履行職責;
(三)當選代表出席鄉(xiāng)(鎮(zhèn))以上政府、黨派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召開的會議;
(四)人民陪審員參加審判活動;
(五)不脫產工會基層委員會委員依法參加工會活動;
(六)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四條 勞動者依法享受的探親假、婚假、產假、喪假等法定假期,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標準支付工資。
第二十五條 勞動者請事假的,用人單位僅可扣減事假期間的工資。
第二十六條 勞動者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y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不變,由用人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十二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的,經昆明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勞動者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fā)原工資,按照有關規(guī)定享受傷殘待遇。
第二十七條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停止工作的,在規(guī)定的醫(yī)療期內,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guī)定支付勞動者病假工資。
第二十八條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用人單位應當與提供勞動的勞動者協(xié)商確定新的工資支付辦法,相應調整工資支付標準。
第二十九條 勞動者因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單位經濟損失應當賠償的,用人單位可以按照集體合同或者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勞動者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賠償由雙方協(xié)商確定,每次扣除后剩余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用人單位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扣除工資的原因、金額、時間等事項。
第三十條 勞動者受紀律處分,或者被人民法院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決定暫予監(jiān)外執(zhí)行等沒有被完全限制人身自由,提供了正常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工作崗位變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及時與其變更勞動合同的有關內容,并按變動后的崗位支付工資報酬。
第三十一條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引起勞動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裁決撤銷單位原決定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該勞動者原工資標準支付其在仲裁、訴訟期間的工資。
第四章 監(jiān)督檢查 第三十二條 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完善工資支付監(jiān)控機制、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欠薪預警系統(tǒng)和應急保障制度。
市、縣(市、區(q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加強對工資支付情況的日常監(jiān)管,完善用人單位守法誠信管理制度和拖欠工資企業(yè)“黑名單”制度。
第三十三條 市、縣(市、區(qū))住房城鄉(xiāng)建設、交通運輸、水務等部門應當督促用人單位落實用工實名制管理等制度,依法查處掛靠承包、違法分包、轉包以及拖欠工程款等行為。
市、縣(市、區(qū))發(fā)展改革等部門應當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審批管理,嚴格審查資金來源和籌措方式。
市、縣(市、區(qū))財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全過程的資金監(jiān)管,按照規(guī)定及時撥付資金。
第三十四條 市、縣(市、區(q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xiāng)建設、交通運輸、水務等部門可以依法對用人單位工資支付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用人單位應當如實提供情況,并按照要求提交相關的資料和證明。
第三十五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辦理勞動報酬案件或者勞動爭議案件過程中,發(fā)現涉案人員有暴力抗拒執(zhí)法、逃匿或者轉移、隱藏、銷毀證據等行為,應當及時通報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應當介入調查。涉嫌犯罪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依法移交公安機關。
第三十六條 勞動者發(fā)現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權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舉報: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工資的;
(二)支付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
(三)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工資的;
(四)拒不支付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五)用人單位因拖欠工資有意轉移財產,法定代表人或者經營負責人有意回避、逃匿的;
(六)影響工資支付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 爭議處理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因工資支付發(fā)生勞動爭議的,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以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當事人不服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裁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未依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對工資金額有異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用人單位不能證明的,應當參照本單位同工種的平均工資支付勞動者工資。
勞動者因自身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并需從工資中扣除賠償費用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用人單位不能證明的,不得要求勞動者賠償。
第三十九條 對勞動者已被認定為工傷等特殊情況下的工資待遇爭議,在勞動爭議仲裁中,勞動者可以申請先行給付。
第四十條 因用人單位拖欠、克扣工資等引發(fā)嚴重影響公共秩序事件的,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應當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要求及時到現場協(xié)助處理。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縣(市、區(q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以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照要求開展集體協(xié)商簽訂集體合同的;
(二)未依法制定工資支付制度并告知本單位全體勞動者的;
(三)未以貨幣形式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未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的;
(五)未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5個工作日內結清并一次性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六)未向勞動者本人提供其工資清單的。
第四十二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縣(市、區(q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guī)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拖欠工資涉及10人以上或者超過3個月或者拖欠工資數額超過10萬元的,由市、縣(市、區(q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對用人單位處以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三條 工程建設領域施工單位未對勞動者實行實名制管理并建立管理臺帳的,由市、縣(市、區(q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以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四條 工程建設領域施工單位未按照規(guī)定實行工資專戶管理的,由市、縣(市、區(q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五條 工程建設領域建設單位未按照規(guī)定繳存工資保證金的,由市、縣(市、區(q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應繳存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罰款。
第四十六條 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無正當理由不到現場協(xié)助處理因拖欠、克扣工資等引發(fā)嚴重影響公共秩序事件的,由市、縣(市、區(q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處以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七條 市、縣(市、區(q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關部門按照規(guī)定權限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勞動者的舉報不依法受理的;
(二)違法采取行政強制措施或者違法使用、損毀、變賣先行登記保存的證據及扣押財物的;
(三)違法實施行政處罰的;
(四)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
(五)其他應當依法給予處分的行為。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八條 本條例所稱克扣工資,是指用人單位無本條例第十六條、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的理由扣減勞動者應得工資的行為。
本條例所稱無故拖欠工資,是指除自然災害等非人力所能抗拒的原因以及本條例第十四條規(guī)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延期支付勞動者工資的行為。
第四十九條 本條例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2004年3月30日昆明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2004年5月28日云南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批準的《昆明市企業(yè)工資支付條例》同時廢止。